
我們這一年——寫在中國寶武首個“公司日”之際
一年前的今天,太鋼集團完成了51%股權工商變更登記,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國寶武”,太鋼正式成為中國寶武大家庭的一員,也在那一天,“億噸寶武”夢圓,中國寶武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朝著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目標闊步前行。
群情振奮,萬眾期盼,中國寶武首個公司日如約而至。振奮的是過去的一年,太鋼在中國寶武的領導下,以昂揚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實的作風,闊步邁向新征程,企業各項工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生產經營績效創出歷史最好水平;期盼的是太鋼作為中國寶武不銹鋼專業化平臺公司,未來的時代發展畫卷已徐徐展開,宏偉藍圖亟待太鋼人盡情盡力繪就。在公司日這一天,我們回顧一年來的奮斗成果,記錄新征程上的第一步,堅定必勝決心,展望壯闊前景。
黨建引領夯基礎
近日,太鋼確權頒證“清零行動”首戰告捷,提前兩個月完成今年8000套不動產證辦理的目標任務,太鋼黨委“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再結碩果,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向深入。
太鋼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成立于1937年,紅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了太鋼人的血脈。80多年來,太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秉承光榮的革命傳統,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斗,在中國鋼鐵發展史上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太鋼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過長期發展,我們形成了獨具太鋼特色的高質量黨建工作思路和做法,即圍繞“一個中心”(以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心)、夯實“四大根基”(思想組織、人才智力、作風紀律和制度保障)、推進“兩個轉化”(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把黨的組織動員能力轉化為干部職工攻堅克難的行動能力)的黨建工作總體思路,有力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領導作用,持續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太鋼黨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集團公司要求,高站位謀劃,高效率推動,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既緊扣“成為全球不銹鋼業引領者”愿景,謀大局、補短板、利長遠,把解決不銹鋼領域“卡脖子”難題作為最大的辦實事項目,編制完成不銹鋼產業“十四五”規劃,一批批首發新材料有力支撐了我國多個重大工程建設;又著眼解決職工群眾當前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急難愁盼訴求動態抓取、基層黨組織聚力領辦、黨員干部全心全意服務”的長效工作機制,打通溝通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決職業發展、住房、工間餐、交通、醫療等職工關心關切的問題。邊學習、邊實踐、邊落實,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績,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不斷提升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造職工與企業更加牢固的命運共同體。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果是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和“晴雨表”。下一步,太鋼黨委將繼續堅決貫徹中央和中國寶武黨委決策部署,進一步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圍繞構建“一總部多基地”黨建工作新模式,聚焦“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主題,多辦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實事,凝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力量。
加速融合聚共識
連日來,公司日的各項活動熱烈開展,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主旨論壇展望未來,文藝匯演精彩紛呈,公眾開放廣納賓客,太原基地不銹鋼綠色智能升級改造項目奠基儀式積極籌備……同一個寶武、同一刻歡慶,我們的心在此刻靠得越來越近。
“一家人一條心”,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在太鋼干部大會的講話情真意切,言猶在耳。如何加速整合融合,讓聯合重組效益充分釋放,是擺在太鋼人面前的第一任務。在“同一個寶武”的旗幟引領下,太鋼把握“同一語言、同一標準、同一平臺、同一文化”目標,按照“管理體系全面對接,管理職責無縫銜接,管理對接高效推進”原則,以“百日計劃”為工具和方法,太鋼管理對接、整合融合蹄疾步穩,勇毅而篤行。
今年以來,寶武以“一家人”的責任擔當,以“一家人”的感情和熱情,帶著先進的管理運營理念和強大的體系與技術能力,按下了管理對接、整合融合的快進鍵,幫助太鋼加速與集團公司的管理對接與體系融合,全身心投入到極致效率提升的工作中來。一系列專業對接、對口幫扶工作快速展開,太鋼高效推進63個專業模塊的146項管理對接任務;落實集團公司制度樹建設要求,推進制度的“立、改、廢、轉”,形成《太鋼集團制度樹(2021版)》;全方位開展中國寶武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宣貫工作,實現了與集團發展戰略的緊密銜接,企業文化、管控體系、語言工具的高效對接與有機融合。
與此同時,太鋼加速構建以智慧制造為支撐的“一總部多基地”矩陣式管控模式,全力履行托管寧波寶新、寶鋼德盛的責任??焖偻七M20個專業領域、141項專業職能、222項管理要求的管理對接工作;實施不銹鋼四大生產基地專業化整合,形成涵蓋采購、制造、技術、研發、營銷等領域的兩批次142個協同項目;有序構建“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實施“1+4”管控方案(總體實施方案+四專業實施方案),形成涉及19個專業管理部門、141個管理模塊、404項管控事項的職能管控矩陣;加速智慧制造體系建設,對接集團公司智慧制造2.0升級版,形成太鋼智慧制造三年行動方案,確定智慧制造支撐項目12類113項;圍繞生產過程集約化和生產經營協同化兩大主題,策劃了多制造基地集約化生產中心方案與“一總部多基地”跨空間協作信息系統架構,按照“1+6”(生產管控中心+工序智控中心)智慧化集控項目建設方案,生產管控中心及智控中心項目開始建設;完成太鋼集團信息化整體規劃,信息化升級改造(一期)項目進入系統設計階段。加緊推進“四個一律”,加速提升智慧化制造指數。
除此之外,太鋼還按照集團公司管理對接、整合策劃、整合實施、一體化運作四階段推進要求,形成太鋼集團多元產業整合方案,成立固廢利用、廢水處理、空分運營、招標代理、智維、園區、財務等七個項目組,確定百日計劃任務數347項,里程碑數43項。截至目前,“百日計劃”既定目標已全部完成。
加入中國寶武后,墻拆了,界消了,從有限邊界走向了無限融通,從競合走向了融合,協同效應逐漸顯現,使1+1>2成為現實。4月份,太原基地精密帶鋼團隊助力寧波寶新成功軋制出厚度0.03mm、寬度1000mm的薄規格寬幅精帶產品,這是全球同等厚度中寬幅最大的“手撕鋼”;太原基地煉鐵廠成立了支撐工作組,派出工藝技術人員千里馳援寶鋼德盛項目建設,寶鋼德盛煉鐵廠人員進入太鋼煉鐵產線崗前實習培訓;馬鋼與太鋼開始坯料采購合作,并共同開發TJ17不銹鋼彩涂板,用于國內在建最大氧化鋁項目;寶鋼股份與太鋼協同生產的9Ni鋼,為國內最大液化天然氣(簡稱LNG)儲罐項目成功完成保供……一系列的高效協同,生動詮釋了“同一個寶武同一家人”的理念。
創新提升拓市場
長期以來,太鋼緊盯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構建一流的創新生態,高效整合集聚配置創新資源要素,充分調動釋放全員創新創造的動力與活力,相繼攻克了中國不銹鋼工業和新材料產業一系列“卡脖子”技術與產品難題,勇于摘取鋼鐵工業“皇冠”上的一顆顆明珠,在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提升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功開創了一條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今年8月4日,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太鋼技術中心和不銹鋼研發中心正式揭牌,以此為標志,太鋼技術中心正式加入以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為核心的研發體系。借助寶武創新平臺,太鋼高效集聚創新資源,強化協同創新,形成研發合力。
這一年,太鋼創新效率和研發產出比持續提高,超前研發品種和使命類產品研發成效顯著。研發投入率、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向預算目標穩步推進。其中,儲氫容器用不銹鋼、氫燃料電池雙極板用不銹鋼、微絲用不銹鋼線材、薄規格自粘接硅鋼等8項超前研發品種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品將批量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航空、鐵路、船舶等重點領域及重大工程。使命類產品開發進展順利,完成水面核動力艦船堆內構件用不銹鋼材料保供任務;核級不銹鋼中標16個國內核電站項目,保持100%市場占有率;成功研發航空模具用Ni36板材,助力航空工業破解“卡脖子”難題;首發N08810鐵鎳基合金材料用于首個國產光伏多晶硅反應器制造;首創鎳基合金型材用于華為海思芯片封接;316LN不銹鋼批量用于國家大科學裝置;成功開發沉淀硬化馬氏體SUS630不銹鋼冷軋板產品,破解了芯片、集成電路板等行業輔助成型材料的“卡脖子”難題;高等級磁軛鋼產品替代進口,用于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電機轉子制造。把握“高強、耐蝕”鋼鐵產品發展方向,加大建筑用經濟型不銹鋼的開發與應用拓展,形成建筑圍護系統用400系、300系、200系及TJ系不銹鋼系列產品。新材料板塊上,高強高模高韌碳纖維研制取得階段性成果,其復合材料性能國內最優。
除此之外,太鋼還主持參與多項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太鋼以優異產品引領消費,以嚴格標準規范市場,創新驅動戰略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助力賦能。
綠色發展助雙碳
秋冬季是太原重污染天氣高發季節,冶金、火電、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企業必須嚴格執行錯峰生產有關規定。但鑒于太鋼多年來綠色發展的深厚積淀,這個冬天,太鋼集團旗下3家公司被豁免秋冬季錯峰生產,鼓勵這些企業與生態環境等部門協商,自主減排。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太鋼逐漸被不斷擴大的太原城區所包圍,成為一個典型的都市型鋼廠。太鋼很早就認識到:不能以搬遷轉移“污染”,鋼鐵企業必須以低能耗、低污染、大循環的生產方式,謀求與城市和諧共生之路,才能可持續發展。
從本世紀初開始,太鋼逐步淘汰落后裝備,集成當今世界最先進環保的工藝技術裝備,完成全流程技改升級。僅2002年到2013年,太鋼累計投資130多億元,實施了140多個節能環保項目,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固態、液態、氣態廢棄物循環經濟產業鏈。這使不銹鋼生產線能夠以最經濟的投入、最少的污染排放,生產出品種最優、質量最好的產品,極大地提升了當代不銹鋼工業的綠色制造水平。太鋼也成為了鋼鐵行業、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綠色發展標桿、國家首批“綠色工廠”和“節水標桿”,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2019年底,太鋼提前一年兌現完成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承諾,并于次年被評為中國鋼鐵行業第一家全流程超低排放環??冃?/span>A級企業,為企業的平穩生產和生存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綠色根基。
一個有價值、有責任的城市鋼廠,不僅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鋼材和服務,還要與所在城市實現功能互補、相互融合。太鋼通過大力開發綠色產品、發展綠色產業、輸出綠色技術,幫助全社會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太鋼正由綠色發展高新技術的獲取者、受益者向創造者、輸出者轉變。
今年,太鋼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寶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發展理念。今年以來,太鋼成立碳中和辦公室,編制了2023年碳達峰行動方案,并快速開展不銹鋼系統碳減排路徑研究,穩步推進太鋼不銹中厚板廠、冷軋90萬噸廠房、寶鋼德盛廠房、寧波寶新精密帶鋼廠房和停車廠車棚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啟動CO2在線監測項目。謀劃2035年碳減排30%以及“零碳工廠”建設等低碳先行先試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太鋼碳中和管理體系,啟動并部分完成了碳排放數據摸底測算和主要產品碳足跡核算等工作。建立能源指標精細化管控體系,實施節能管理提升計劃,攻關系統性專業難題,能源績效水平持續提升。太鋼充分利用不銹鋼材料天然具備的“高強、耐蝕”性能特點,尤其是全生命周期更加明顯的低碳低成本優勢,大力發展高強耐蝕、綠色低碳鋼種,以高質量供給創造綠色需求、擴大低碳消費,特別是加大建筑用經濟性不銹鋼的開發與應用拓展工作。除此之外,太鋼還以優秀經驗引領托管企業減污降碳,寧波寶新不銹鋼有限公司入選浙江省第一批省級“無廢工廠”,通過實施寶鋼德盛65MW熱電聯產、寧波寶新1AP爐子數模技術升級改造等項目,不斷提高能效水平,以實實在在的綠色低碳發展實績助力所在城市實現碳中和。
永不自滿是太鋼人的性格。在鞏固全流程超低排放A級企業績效的基礎上,目前太鋼已啟動了以“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噪聲趨靜音、廠區潔美新”為目標的超低排放AA企業創建行動,堅持以綠色高標準走在行業前列,持續提升環??冃?、能效水平、綠色化指數、低碳發展能力,為中國寶武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多力量。
全面改革激活力
今年,國務院國資委對“雙百企業”名單和“科改示范企業”名單進行動態調整。太鋼繼續名列“雙百企業”,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再次入選“科改示范企業”。這就要求太鋼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重點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突破,打造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
市場就是戰場。鋼鐵行業是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化程度最高、國際化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面對國內行業日益激烈的白熱化競爭和同質化競爭,近年來太鋼痛定思痛、深思熟慮,下決心破除資源依賴,牢固樹立市場理念,堅持推進以市場化改革為核心的全方位變革,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經風雨、見世面,磨礪成長;持續將改革引入深水區,從根本上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潮流和規律,充分激發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今年以來,太鋼不斷加快與中國寶武的整合融合步伐,深層次改革的紅利正在持續快速釋放,協同效益超20億元。太鋼加快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重構總部架構,啟動高效總部建設方案,管理總部部門內設機構從91個優化為46個,生產單元職能科室和作業區平均減少30%以上,同時啟動管理層級和法人單位數量壓減,目前已基本實現了治理體系扁平化、高效化。
加入中國寶武讓太鋼的成長空間進一步延展,太鋼緊抓這一發展機遇,立足“不銹鋼專業化平臺公司”定位,貫徹中國寶武“技術引領、效益引領、規模引領”總要求和“三高兩化”戰略路徑,深入分析中國寶武不銹鋼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環境、新挑戰,統籌兼顧總部和各基地發展定位,聚焦不銹鋼全產業鏈發展布局,形成《太鋼不銹鋼規劃方案》,明確實現不銹鋼全球引領的基本思路、戰略路徑和發展舉措。目標更加具體,方向愈加明晰,太鋼加速通過項目建設補齊裝備短板,通過結構調整提升不銹鋼產能,通過對接企業尋求重組機遇,通過國際化提升資源優勢……太鋼的活力、動力和競爭力在改革的浪潮中持續提升。接下來,太鋼將以深度整合融合聚合持續推進深化改革,以深度改革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潛能和動力,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和重組效益,以高質量改革促規劃落地實施。
如今的太鋼就像一個茁壯成長、朝氣蓬勃的青少年,面對新的期望和使命,他謙虛好學,體質優良,潛力無限,眼中全是對未來熱切的期盼,心中飽含按捺不住的激情。面向未來,太鋼將賡續紅色血脈,牢記報國初心,加速整合融合,積極擔當作為,加速實現全球不銹鋼行業引領者的目標,為中國寶武實現“成為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愿景目標作出應有貢獻。